Search

狼性課程的講義,有附錄一篇文章,是狼性課程其中一年的開場白。

附錄的文章是説:...

  • Share this:

狼性課程的講義,有附錄一篇文章,是狼性課程其中一年的開場白。

附錄的文章是説:「找比你更成功的人做你的朋友,其實這是一個的悖論」。

假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這些更成功的人都抱持這個想法的話,那麼你「一定」交不到比你更成功的人跟你做朋友。

——因為你可以按照這個思路去推演,比你更成功的人,需要找比他更成功的人做朋友,他哪裡看到你的存在呢?

——他也有更好的理由不和你做朋友!

還有一個理論,你想知道你的未來會有多成功,就看看你身邊的五個朋友。

這不會是經濟學家的數據統計,充其量是那些跑江湖的江湖講師的口號罷了。

就好像21天的習慣力量,已經有一本心理學的書翻查出根源,找到這是江湖講師喊的口號,結果變成「氾濫成災」的資訊。

成功學常常強調的這一句口號:「你要知道你未來的成就,就看看你身邊五個個朋友」,這個資訊也是氾濫成災,在任何地方都有機會聽到。

這不是屬於轟炸腦袋的資訊。

這個理論正確與否?

你就要先看看這個「朋友」的定義是什麼了?

鄰居,天天見面算不算朋友?
三個月見一次,算不算朋友?
或者是公司的同事,天天見面,算不算朋友?

你即便不看「親疏遠近」的圈子關係,那麼疏遠的關係的,即使天天見面,也能當成「朋友」嗎?

如果你是圈子外面的人,我對你很有社交禮貌,這個圈子外的算不算朋友?

假如你是在他的「朋友」,但是你領取的是入門卷,意思就是説可有可無,點頭微笑,一起吃飯開玩笑無所謂,又不會跟你有再深入的交往,如果是這樣,你又如何「加入」這個新的圈子呢?

如果説最「親近」你的五個朋友,這五個所謂「親近」的朋友,是不是把你納入他的圈子呢?

那麼你也要定義親近是什麼意思了?
有利益交換?
有資訊智慧交換?
有感情需要交換?
(如:一起旅遊一起吃喝玩樂)

或者是説,五個朋友的意思是商業神話故事,你的五個朋友會扶你一把,把你推到更高的境界?

不要以為最常見面的五個朋友就會把你當成圈內人。

也不要以為你很會開玩笑,你跟馬雲吃飯,馬雲就會扶你一把,把你當成圈內人。

想跟馬雲合照,跟馬雲吃飯,把自己說成是馬來西亞是第一個跟馬雲一起吃飯的人又如何?

馬雲或者是華倫巴菲特因為一頓飯就把自己一生一世的智慧傳授了給你,或者是把你當成圈內人?

如同有人告訴我,某某講師見到某某大富豪的孩子,結果大富豪的孩子跟他做了朋友……

呃,這個思維是不是很單純呢?

這是虛榮感多於實際利益的。

當然你可以説,你認識到嗎?
你認識不到説自己不需要就是酸葡萄心理?
你有資格認識嗎?

這種「有沒有資格論」的人,一副「地位壓人論」的討論就不是理性的討論了。

因為資格論的依據是薄弱的,資格論的人,往往是你有沒有,你沒有就沒有資格説,你再説就是酸葡萄。

譬如説你吃海南雞飯,你吃到不好吃,你説不好吃。
用回資格論的那套邏輯,你會做海南鷄飯嗎?
不會做 你沒有資格説好不好吃?
你不會做,又批評不好吃,這就是酸葡萄心理。

你看看説得通嗎?

資格論不會把聲音壓下去的。

跟超级大富豪吃飯,我是不需要這個虛榮感的。

讓我會特別爽,是腦力轟炸,這是我的需要,也是我的虛榮。

我看到的是實際利益,等價交換,被利用價值的實際問題。

這是對自身籌碼的認識,還有機會成本的觀點。

自身籌碼的認識,我不認為有馬雲跟我合照我會生意量大起,我會被馬雲扶一把,我會因此得到很多學員崇拜——我沒猜錯,如果我走這路線,我奸的好人圈子會背後笑我。

這不會增加我的籌碼變化。

機會成本是什麼?

再說,你問我,見博學和尚和馬雲,我癡心妄想馬雲真的會見我,我不知道見了馬雲之後,馬雲真的會把我當成圈內人嗎?

我覺得馬雲只會對我有社交禮貌,但不會因為一次見面,馬雲就把我當成我是他的朋友,甚至會扶我一把的朋友。

用機會成本來計算,見博學和尚比見馬雲的機會成本高。

即便你在馬雲身邊不説其他富豪的隱私和八卦是非,馬雲也不會因為你的「衛道」而納你進圈子。

再説明白一點,我不會癡心妄想,也有自知之明,我會比較相信馬老師找我一起合作,
我不太相信馬雲找我做圈內人跟我一起合作,
我是實際的人,是看效果的人。

不要以為你開了雙B的汽車,那些開雙B,或者三B的有錢人就會把你當成圈內人。

我的鄰居有五六輛車,在這裡近乎家家戶戶都開雙B,也有賓利,也有跑車。

你真的以為你買了新款跑車來到這裡,鄰居們就會紛紛找你做他的圈內人嗎?

我的答案是:不可能!

而你問我,你身邊的五個朋友,開的都是雙B代表什麼?

不代表這五個人就是你的圈內人。

這也是狼性課程説的,親疏遠近,你的這個「朋友」,你身邊的「五個朋友」,是給你入門卷,社交禮貌的交往,是偶爾一起吃飯,但是完全沒有任何深入的交往,甚至沒有利益的交換的,請問這身邊的五個朋友的實際意義是什麼?

在心戰課程內的對籌碼認知,就是説,問一問自己你的等價交換在哪?

你的被利用價值在哪?

即便你的鄰居都是億萬富豪,他也未必會把你當成圈內人。

你主動找他們説合作投資?
他們也未必納你進入他的圈子。

我有一位做建築發展的親戚,很有錢,當年我們感情很好,我們經常見面,可是我不是他生意交往的圈內人。

如果我再很膚淺的計算,我把左鄰右舍都當成我的朋友,自己像得了幻想症,説這些人都把我當作圈內人,那麼我身邊的五個朋友就是這樣的人,難道我未來幾年就變成他們一樣的成就嗎?

大家是可以思考一下的。

如果真要這樣套,我反而喜歡這樣套,用一句廣東話來套,「銅油酲始終都係裝銅油」。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實體書及電子書出版社經營者,亞洲著名暢銷書作家、職業演講家——李民傑
View all posts